参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

微信公众号

张文显: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创新理论 深化和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01编辑人:qing

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创新理论

深化和拓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和实践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文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百科全书。《决议》以“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力量源泉、政治定力、思想保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之路的规律性认识。《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和阐述,既充实了思想体系,又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新飞跃。《决议》用“十三个在……上”集中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远见卓识与坚强领导。《决议》深刻阐述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决议》通篇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揭示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规律。《决议》的这些基本精神、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飞跃,也极大地丰富、发展和创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我们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用“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决议》将其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的思想含量、历史底蕴十分丰富,其中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命题堪称经典理论,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新依据新范式。例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十个坚持”是我们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厚资源,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重要范式,从理论和方法上指导我们总结研究党在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成就和经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用“十个明确”的创新理论指导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决议》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和阐述。《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在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精髓要义。《决议》在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进一步概括和阐述,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与原来的“八个明确”比较,《决议》增加了两个明确。把原来的第八个明确一分为二,一部分内容经过补充完善作为第一个明确,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部分内容经过补充完善作为第十个明确,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增加了第七个明确:“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一个增加的“明确”和两个补充完善的“明确”都很重要。第七个明确把习近平经济思想补充进来,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与此同时,其他若干个“明确”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例如,第二个明确增加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个明确增加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第四个明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替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新的明确和一系列新充实的内容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十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我们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决议》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系统概括,用于指导研究。只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理论底色、理论逻辑,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的精髓要义,而不至于出现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教条主义、实用主义解释和随性化、简单化理解。 


  三、以“十三个在……上”的伟大成就诠释习近平法治思想

  《决议》以“十三个在……上”、即从十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决议》分别从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在经济建设上、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在政治建设上、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在文化建设上、在社会建设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十三个在……上”的每一个都与全面依法治国息息相关,直接或间接地印证和诠释着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只有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大视野中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才能全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实践逻辑、实践伟力。

  另外,“十三个在……上”的概括方法也为我们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新模式。我们注意到,每一个“在……上”都是先用一句话概括改革开放以后这个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就,然后用一两段话分析存在的问题,接着讲我们党(党中央)是怎么认识、怎么强调的,采取了什么战略部署和工作举措,最后,用一段话集中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就。用这个模板研究法治问题,可以更清晰地分析问题、阐述认识、领悟措施、概括成就。 


  四、站在“两个确立”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境界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政治和理论成果就是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确立”。《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两个确立”既符合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又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和理论依据。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党员的大党、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党中央没有核心、全党没有核心,那是不可想象的,是很容易搞散的,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的。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国家元首、军队统帅。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的历史方位上,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根本政治信仰和真理信念,也是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旗帜。只有站在“两个确立”的政治立场上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才能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党的核心意识”“人民领袖意识”“国家元首意识”“军队统帅意识”;增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认同、感情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议》通篇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唯物主义,才能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一般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规律的认识,提高对规律的认识水平。在《决议》起草过程中,党中央强调,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决议》为我们树立了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历史、经验、理论、重大事件、领袖人物研究的科学典范,我们要从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深刻把握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生动体现的实践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并创造性地运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提高学理化阐释和体系化构建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两个确立”“十个坚持”“十个明确”“十三个在……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等,是相互贯通、互为诠释的,对于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具有科学指引和理论规范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六中全会《决议》的基础上,筑牢“两个确立”的坚定信念,深刻领悟“十个坚持”“十个明确”,准确把握“十三个在……上”,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创造性地把它们运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不断提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

①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5页。

②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3-24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4页。

④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5页。

⑤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5页。

⑥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7页。

⑦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6页。

⑧ 参见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载《求是》2021年第23期,第6页。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2021年第3期(《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