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

微信公众号

涉外法治工作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支持涉外法治工作开展,支持中国法治国际论坛,支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支持涉外法治研究。

2020年,支持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信。

2021年度,本项目收入281万元,支出260万元。基金会作为协办单位,协办了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1),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国际经贸规则创新与完善”为主题,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柬埔寨、古巴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出席。论坛发布了《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1)北京宣言》。

本项目支持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实践专刊》的编辑出版。

本项目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捐赠资金并共同举办了“涉外法治大讲堂”活动。

 

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在京召开

陈训秋到中国法学会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基地调研

训秋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调研座谈基金会向法学院捐赠支持开展涉外法治研究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王晨出席中国法治国际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构建国际法治合作交流重要平台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向海经济建设及现代海洋发展秩序”专项活动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发出号召:“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发展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为我国向海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新篇章。

2020年9月,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发起“向海经济建设及现代海洋发展秩序”专项公益活动。本专项公益活动将优化北部湾向海经济法治环境,强化北部湾在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和海洋合作中的战略地位。通过不断植入重大发展要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公益力量支持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加快广西向海经济智库建设,深化北部湾向海经济合作先行实践,不断推进广西向海经济国家先行区品牌地位。

该专项活动由广西北部湾向海经济发展协会牵头发起。

截至2021年7月,该专项活动共募集资金180万元,支出为168.3万。用于对“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提供支持,与广西自治区海洋局、钦州市海洋局共同组织了“广西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完成了“向海经济建设及现代海洋发展秩序战略研究与北部湾向海经济先行区实践”课题研究,推动央企、国家科研院所等单位参与到北部湾建设实践中。


基金会为中国法治国际论坛(2020)召开提供支持

 

 

“中医药健康发展”专项活动

 

2021年3月,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成立“向海经济中医药健康发展及法治环境建设”专项活动。2022年3月更名为“中医药健康发展”专项活动。本专项活动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广西中医中药与法治环境建设课题研讨、谋划“中医药健康发展及法治环境建设会议”等活动;强化中医药法治人才建设、助力向海经济中医药事业发展;举办中药健康与法治公益宣传活动;助推广西面向东盟、参与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

该专项活动由广西北部湾向海经济发展协会及广西圣亚合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截至2022年6月,该专项活动共募集资金100万元,支出60万。 在广西百色市成功举办“中医药康养及法治环境建设”座谈会、“深化央地合作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广西建设中医药人才培训及法治建设试点”座谈会,组织专家专题开展“中医康养及法治环境建设”课题研究。



《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合规性评估指引》团体标准

 

《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合规性评估指引》的目的在于支持组织证明和声明其个人信息处理的合规状态和合规能力水平,也包括顾客、监管者等对个人信息处理的合规进行检查和监督,个人信息相关方之间建立理解和信任,以及独立的评估机构为具有上述需求的个人信息相关方提供法律合规性评估、咨询和认证服务。2021年度,该项目收入为7万元,支出6.9362万元。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为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合规性评估指引》团体标准发布

《个人信息保护法》一周年观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法治健康行公益捐赠项目

 

2021年度,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在天津开展了“筑牢安全屏障,守护华夏未来”暨“法治健康行”天津公益捐赠活动,分别向天津市关工委、天津市出入境管理局、天津市公安局直属幼儿园、天津市慈善协会等单位捐赠总价值101余万元的空气消毒净化设备、壁挂式空气净化消毒设备、移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仓等。2021年度该项目收入1011980元,支出1011980元。



《民法典》公益宣教活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2021年1月,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发起“《民法典》公益宣教活动”,支持拍摄制作《民法典》系列公益宣教视频;支持开展《民法典》系列研讨活动;支持出版相关书籍以及其他相关公益活动。积极推动民法典贯彻实施,努力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本公益专项活动由北京未来之声科学文化发展中心牵头发起。

截至2022年6月,该活动募集资金51.1万元,支出43.5万元,用于民法典公益宣传。

2021年度实施拍摄、制作《民法典》宣传片公益项目4部,举办《民法典》宣传活动4场(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政府、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白云观社区服务站等),累计宣教200余人次,其中为社区普法宣传培训志愿者50余人次。邀请多位法学专家,召开了多次民法典学习与研讨,研究了《民法典》背景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走进民法典    关爱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