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

微信公众号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第十二讲成功举办 董坤主讲

发布时间:2025-07-24编辑人:qing

7月23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系列公益讲座活动第十二讲在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公开课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由北大法宝学堂、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面向公众全网直播。

微信截图_20250724135525.jpg

活动现场

第十二讲特别邀请了董坤研究员主讲。董坤研究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中组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学术部主任,挂职中共海南省委政法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23.3-2024.3),现为第十四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一届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微信图片_20250724084122.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法治经济研究院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吴韬

微信截图_20250724143328.jpg

北大法宝学堂总监  王登峰

在致辞环节,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法治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韬对嘉宾和参与者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指出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旨在通过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重要战略部署,推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北大法宝学堂总监王登峰对海勤律师事务所对公开课的一贯支持表示感谢,强调北大法宝学堂以助力法治人才培养、传播法学智慧为宗旨,通过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扩大优质法学内容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微信截图_20250724143638.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  董坤

董坤研究员围绕“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主题,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与发展思路四个层面展开系统阐述,结合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规范体系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反思性的观点。一是明确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核心概念。董研究员指出,法解释学是将法律条文与案件事实互动的过程,旨在澄清文本含义并服务司法实践。他强调,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常面临条文用词、语句在实践中含义不清需要解释的问题,如“检查妇女的身体”中的“身体”范围、“目击犯罪情况”中的“目击”是否包括“耳闻”等情形。董研究员通过典型案例揭示了法解释学作为理论与实践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二是界定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基本方法。结合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等四种方法,董研究员举例说明文义解释的优先性和可靠性,体系解释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历史解释的待开发性以及目的解释的谦抑性等特点。三是剖析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制度基础与基本原理。他指出,解释学需遵循禁止类推解释,但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类推解释的例外;要遵循刑事诉讼法控权保民的解释精神,主张在恪守刑事诉讼法最低限度权利保障的标准下可适度提升公民的权利保障水平。针对刑诉法条文体系性强、修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强调法解释学在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中的平衡作用。四是提出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发展思路与再平衡建议。董研究员认为,法解释学应避免虚无主义与万能主义的倾向,寻求一种中间道路,将法解释学视为一种开放的体系,具有包容性、能动性,能发现既有解释理论的问题,并适时调整,同时为立法提供备选方案。他主张通过深入实践调研、熟悉历次修法资料,推动解释学与其他方法融合等,促进刑诉法学科的渐进发展,实现理论研究扎根司法实践、助力法治建设的长远目标。

微信图片_20250724084308.jpg

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海潮

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海潮律师结合自身从业经历,深入剖析刑事诉讼法解释学在司法中的价值。一是解释学通过明确条文含义和适用范围,提供统一标准,确保不同地区、不同法院遵循相同逻辑,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二是提升司法效率与公正。解释学优化证据规则和程序要求,直接影响案件办理的效率与公正性,强调实体与程序并重。三是适应司法改革需求并促进理论实践互动。解释学需及时跟进刑诉法历次修改,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问题解决。四是分享实践案例与反思,呼吁重视刑事程序对实体公正的影响,避免律师“无能为力”的困境,推动解释学指导司法实践。

互动问答环节,线下与线上观众围绕刑事诉讼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向董坤研究员提问,涵盖讯问录音录像的证据属性、无管辖权的证据效力、审限拖延及并案分案争议等,董研究员结合理论与实践逐一回应。

微信图片_20250724145136.jpg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讲师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鲍文强

本期公开课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讲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鲍文强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724093320.jpg

讲座后,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法治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韬为主讲嘉宾董坤、与谈嘉宾孙海潮、主持嘉宾鲍文强颁发纪念证书。

“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系列公益讲座由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北大法宝学堂承办。第十二讲由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志同法治基金、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支持。本期公开课线下观众30余人,北大法宝学堂、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同步全网直播,线上近万人同时收看学习。

微信截图_20250724144709.jpg

全国青年法学家公开课,大咖云集,一展风采,为你而来,给你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