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

微信公众号

法治经济研究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1-02-01 更新时间:2025-03-20编辑人:admin


法治经济研究院是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的研究机构。   

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强化法律与经济融合发展。

研究院聚焦党中央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加强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领域法律问题的调研、研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智力服务,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研究院着力开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立法与实践研究,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开展前瞻性研究,服务中央决策和法治实践。

研究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研究院根据课题需要选定课题组成员,由基金会首席专家、咨询专家担任课题组组长。

研究院通过课题研究,培养选拔优秀青年法治人才。


微信图片_20210622144838.jpg

院长吴韬,男,汉族,1971年12月生,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

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学者。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经济与法治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创新产业竞争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竞争法、网络法。




慈善法治建设研究

本基金会成立“慈善法治建设课题组”,就中国慈善基金会法治及最佳实践等问题开展研究。课题组组织法学法律及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题研讨和调研。作为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于2022年9月形成《中国慈善基金会发展年度报告(2020)——以民政部登记的189家基金会为样本》。年度报告的研究编写被确定为课题组的持续性工作。年度报告受到民政部的高度重视。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慈善法治建设课题组”正式成立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召开“中国慈善法治建设”研讨会



“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系列课题

本基金会受全国工商联委托,设立“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系列课题,并成立3个课题组分别就“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快推进商会立法”“完善家族信托法律制度”等民营经济相关法治问题开展研究。

2023年1月底,3个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均以全国工商联团体提案形式报十四届全国政协。其中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作为全国工商联2项重点提案之一向全国政协推荐。

2023年12月,系列课题结题会在北京召开。3个课题组分别进行了结题汇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出席会议,听取课题组结题汇报并作重要讲话。方光华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高度重视相关法治建设,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这次结项的3个课题都是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焦点问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给予了普遍关注。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令人振奋,不仅具有理论深度,而且对相关领域法治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受全国工商联法律部委托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开展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相关研究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系列课题结题会在全国工商联机关召开



学术传播平台数字化发展及其著作权保护

本基金会接受委托开展“学术传播平台数字化发展及其著作权保护”研究。

2023年4月8日,基金会就该主题召开闭门会议,来自司法机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等21位专家学者,围绕作者、期刊、传播平台三者之间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开展深入讨论。2023年7月,基金会赴万方等学术传播平台开展调研座谈。2023年8月,基金会形成《关于“学术传播平台数字化发展及其著作权保护”问题的报告》并报中国法学会,后经机要交换报送至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版权局等相关部门。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召开闭门研讨会,研究“学术传播平台数字化发展及其著作权保护”



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治理

本基金会接受委托开展“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治理”研究。

2023年8月至10月,基金会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对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的实践及危害、治理现状与不足以及治理的方向与路径等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及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2023年10月底,经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法治经济研究院牵头,形成《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治理研究报告》(讨论稿)。2023年11月14日,基金会组织召开“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治理”研讨会,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部分产业界代表,就有关问题深入研讨,就研究报告初稿征求意见。2023年11月,研讨会有关情况选编入民政部《全国社会组织舆情报告》报送相关领导,研讨会相关内容被人民网、光明网、法治网、正义网、中国法院网、改革网、中国警察网、民主与法制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2023年12月,基金会形成《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治理研究报告》并报中国法学会,后经机要交换报送至国家有关部门。中央网信办综治局专门邀请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内部讨论,就跨境刷单炒信治理对策征询建议。2024年3月,该报告简版编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总局信息》,报送中办、国办。报告中关于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域外效力条款的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 “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刷单炒信治理” 研讨会召开



平台经济各主体法律责任类案裁判规则问题

本基金会接受最高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委托,开展“平台经济各主体法律责任类案裁判规则问题”研究。

2024年10月19日,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召开“平台经济主体法律责任认定类案裁判规则专题研究”座谈会,邀请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民二庭及研究室,国家法官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人民日报社等单位的资深法官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陕西、湖北、山西、甘肃、四川、河南、重庆等省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一线法官,共计70余人参会研讨。与会人员就如何加强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推动平台经济主体法律责任认定及法律统一适用,保障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平台经济聚合模式及其监管建议

本基金会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委托,开展“平台经济聚合模式及其监管建议”研究项目。该项目包括“平台经济聚合模式监管研究”“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研究”两个子项目,分别由高校相关领域专家牵头成立课题组。

2024年4月28日,召开项目启动会,确定项目组成员,邀请市监部门、科研院所、平台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出席,研究讨论报告框架。5-7月间,项目组先后赴浙江、广东等地,深入有关平台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由当地司法、网信、市监等部门,以及有关社会组织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平台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法治和监管问题以及有关地方的监管实践。8月23日,召开项目中期讨论会,邀请市监部门、科研院所、平台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就研究报告初稿展开讨论,征求意见。2025年1月15日,基金会就“平台经济聚合模式监管研究”子项目,组织召开“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法律地位与义务责任”闭门研讨会,来自司法机关、市场监管机关、行业主管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参会,围绕会议主题以及相关立法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形成具体意见。会后,项目研究报告经完善后提交委托方。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召开“网约车聚合平台的法律地位与义务责任”闭门研讨会

甘藏春赴杭州调研“平台经济模式及监管建议”



数据法治典型案例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委托中国政法大学学者及其团队开展“数据法治典型案例”研究。2025年1月22-26日,课题组赴广西北海开展专题调研,经专家研讨和咨询等环节,撰写完成研究报告并在报告基础上编写完成《案例数据法学》教材(25万字)。



中国信鸽行业发展与相关法律问题

本基金会受中国信鸽协会委托,开展“中国信鸽行业发展与相关法律问题”研究。项目以促进我国信鸽运动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邀请高校相关领域专家牵头研究工作,围绕我国信鸽运动在赛事活动和税务合规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等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2024年8月20日,课题组成员一行赴天津华顺德公棚、开创俱乐部实地交流考察。2024年9月,课题组在北京召开开题会,第八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出席会议并讲话,法学界、实务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目前,研究报告撰写工作已顺利完成。



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与相关法律政策问题

“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与相关法律政策问题”研究项目由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发起。

2024年11月24日,基金会组织召开“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与相关法律政策问题”闭门研讨会,邀请来自法学、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出席。与会专家结合我国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就央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国债资金的使用、域外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人民银行法》有关规定的完善以及理解适用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推动关爱孤独症儿童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

本基金会接受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委托,开展“推动关爱孤独症儿童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研究。

2024年12月20日,本基金会与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推动关爱孤独症儿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研讨会”,邀请来自立法机关、高校、康复服务机构和相关公益组织以及孤独症患者家长代表,围绕孤独症群体权益保护,法律援助、专业康复、社会倡导等社会支持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相关研究成果及立法建议受到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作为代表建议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推动关爱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