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

微信公众号

“明法公益讲座——法官说”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1-07-30编辑人:qing

2021年7月29日下午,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明法公益讲座——法官说”第四期在南山集团二层会议室成功举办。


17.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致辞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做简短致辞,介绍基金会的基本情况,阐明“明法公益讲座——法官说”活动由来,并介绍本期活动主讲法官及与谈嘉宾。



18.jpg

《民主与法制》社副总编辑杜林发言



本期法官说支持单位为《民主与法制》社,《民主与法制》社副总编辑杜林出席本次活动,介绍了《民主与法制》社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状况,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民主与法制》,与大家建立更广泛的合作与联系。



19.jpg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五庭庭长杨德嘉法官主讲


20.jpg


21.jpg

会议现场



本期讲座特别邀请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五庭庭长杨德嘉法官做主讲人,杨法官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近20年,承办和参与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000余件,是海淀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被评为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北京法院首届“审判业务标兵”。杨法官主审的“侵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信息网络传播权”案等多个案件入选中国法院五十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撰写的“避风塘”“杰克琼斯”“百科词条”“全民K歌”等案判决书在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院的裁判文书评比中多次获奖。连续多年在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讲授司法实务课程。



22.jpg

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五庭庭长杨德嘉法官



杨德嘉法官本期讲座主题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注意义务与法律责任”,从权利人、用户、服务商等行为主体入手,分析“通知-必要”措施规则适用中的常见问题,如通知内容是否合格、通知渠道、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删除是否及时等问题,并对何为“必要措施”进行阐释,强调“通知-删除”≠“通知-必要措施”,对于是否需采取屏蔽、过滤等其他合理措施需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杨法官从产业发展、合作共赢的角度出发,提出“动态中的利益再平衡”发展愿景,以避免将大量精力和社会资源投入到诉讼中。



23.jpg

与谈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杰



本期特邀与谈嘉宾是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杰,刘文杰老师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对民法、知识产权法、网络法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刘老师针对本次讲座主题,回顾了我国立法关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注意义务与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并溯其渊源,同时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形成的具体规则与美国、欧盟的区别进行分析,强调本土化实践对于未来进一步发展新规则的重要意义。



24.jpg


25.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秘书长于仁笑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部分参会人员


互动环节,来自高校、企业、律所的参会代表,针对AI换脸、应用市场审查投诉机制以及损害赔偿认定等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杨德嘉法官、刘文杰老师进行深入交流。


43.jpg


44.jpg


45.jpg

现场互动交流



最后,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为杨德嘉法官颁发了证书及纪念品,为刘文杰老师颁发了证书。



46.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为杨德嘉法官颁发证书


47.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为杨德嘉法官颁发纪念品


48.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为刘文杰老师颁发证书


49.jpg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明法公益讲座——法官说”第四期合影



感谢有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