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4编辑人:qing
6月13日,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张所菲理事长一行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调研。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纪念馆副馆长时鹏程,纪念馆文物部主任艾德林,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王山峰(主持工作)等领导热情接待了本基金会一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在邓小平亲自关心下,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长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纪念馆。199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2014年12月13日起,纪念馆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览
目前,纪念馆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日军“慰安妇”制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智慧而严肃地表达了暴行、抗争、胜利、审判、和平五大主题。其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牧师用于拍摄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的摄影机和影像资料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纪念馆与本基金会进行了座谈交流。周峰馆长和张所菲理事长分别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的基本情况。双方就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相关公益活动开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再开发,以及相关法律研究宣传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结束后,调研组在周峰馆长陪同下,在悼念广场举行了献花圈悼念仪式,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随后,周峰馆长还陪同调研组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不忘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法治经济研究院院长吴韬,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执行主任朱硕,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副主任蔡涌波,摄影艺术家速加,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项目管理部主任王磊,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媒体宣传部负责人戎珊,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专职委员黄圣皓等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