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

微信公众号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 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27编辑人:qing


欢庆在此时,奋进新征程。在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党支部与本基金会党支部于2024年9月27日,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

IMG_2683.jpg

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热烈欢庆的气氛中进行。活动开始,全体人员集体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活动围绕“缅怀、奇迹、奋进”3个关键词进行座谈,畅谈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生的沧桑巨变,创造的人间奇迹,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奋进的决心。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项目管理部干部孙书礼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谈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亲自撰写起草碑文,只有114个字,却反应了一部中国近代史。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建立了新中国,先烈们的精神像一束束穿越时空的璀璨之光,照亮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谈到历史不会被忘记,英雄不会被忘记,要继承和发扬人民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本基金会张所菲理事长从她在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谈到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杜林从她大学时期、研究生时期学习法律,以及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谈到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法治方面的进步成就。杜林谈到,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谈到法律咨询中心在积极投身法治建设方面的工作。李中顼、王磊、叶国志等同志结合自己的成长和实际工作谈了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到无比自豪,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微信截图_20240927190418.jpg

会议提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开拓进取,在实际工作中长本领、出业绩,为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基金会党支部组织委员、合作发展部主任马亮主持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并作了总结发言。

联合党日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结束。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和本基金会全体党员干部、专项基金管委会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相关阅读
 

缅怀英烈之魂 铭记历史丰碑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谈建立新中国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 孙书礼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第一座由国家建立的纪念碑。作为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彰显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也承载着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这座记录着近代中华民族奋斗史,凝聚着革命先烈血与魂的纪念碑,激励着后人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一、深切缅怀民族英雄,致敬历史丰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兴建的。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最后一天,通过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和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碑文。

1952年8月,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兴建。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的建筑家、雕刻家、美术家和优秀雕刻工人参加了纪念碑的修建工作。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完成竣工,高达37.94米,由碑身、须弥座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镌刻着由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碑文。纪念碑共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建成,碑基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被称为“共和国第一碑”。这座纪念碑不仅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们的永久纪念。

每一位民族英雄,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缅怀,都是一次思想洗礼,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传承。先烈们的精神像一束束穿越时空的璀璨之光,照亮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二、在血与火中矗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主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亲自撰写起草的碑文,只有114个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即1946年至1949年,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新中国。解放战争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民党专制独裁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自此,中国人民实现了百余年来一直为之奋斗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从此站了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革命和战争,包括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史。这一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这一时期中国历史饱受屈辱和苦难,但也是中国人民觉醒和抗争的时期,革命先驱以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独立为己任,让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睁开沉睡的双眼,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三段时期,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历史,浓缩凝练在了这块碑上,概括了中国一百多年来革命历史的全貌,全面系统地勾勒出不同时期人民革命的斗争历程。在那战火纷飞、饥寒交迫的痛苦深渊,在那内忧外患、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们的人民英雄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碑文用了三次“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体现出对人民英雄无比尊崇和深切缅怀。

三、继承和发扬人民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历经28年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又历经75年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强了起来。抚今追昔,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教育和启示意义。

碑文体现的是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欺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碑文倡导的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在非常残酷的形势下,无数志士仁人无所畏惧,用鲜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先烈们精神的感染和激励下,在祖国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中华儿女:鞠躬尽瘁的好书记焦裕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战士雷锋,身处荒漠、隐姓埋名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一生育稻、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的袁隆平,长期在医疗一线工作的张定宇,他们是时代的榜样,以灼热的信仰信念和炽烈的家国情怀,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碑文镌刻的是深深的怀念。历史不会被忘记,英雄不会被忘记。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2018年5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矗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事情,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要永远铭记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民英雄的牺牲和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扬人民英雄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孙书礼 2024年9月27日在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党支部与本基金会党支部联合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活动上的发言)